(原标题:花钱看得见,用多云成本管理平台轻松掌控云费用支出)
日常的生活之中,你是否手动管理过家中水电费的账单,了解阶梯用电的计算方式?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这是一项多么困难的工作,但我相信当你关注家里的水电費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研究账单,也许你会对它们的使用量和收费感到意外。
公有云使用方式跟水电类似,如果你是负责管理公有云的人员,管控公有云成本其实是一个挑战。
企业往往使用多家公有云,有时甚至包含国内和国际不同版本。同时不同部门人员的使用习惯也不一样,过度控制则会失去云的敏捷性。比如增加虚拟机这事儿就需要层层审批,但业务有需求又不得不新增,因为企业终究不能以背离业务目标为代价去降低成本。
要想有效地管控公有云成本,就需要管理、架构、运营、财务和开发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将云成本与业务 KPI 进行关联,使企业能够根据投资回报率 (ROI) 来管理其支出,并且使企业得以评估成本上升对业务优化的影响。熟悉公有云成本的人都清楚,公有云带来的方便也很有可能会造成部门费用超支,因此注重云服务的高效使用可以带来直接和切实的财务效益。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这类的管理工具与方法,无法从这一节约机制中获益。
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式是让云消费者对花费负责,包括借助云提供商的资源创建预测、监控成本和追求优化,使用云提供商原生层次结构和标签建立成本跟踪基础,并且使用它们围绕应用程序、部门或成本中心等原则管理资源,通过检视利用率和容量指标来推动成本优化等。
目前亚马逊 AWS和微软Azure等主要云提供商都提供了管理成本的原生工具,但仅限于基本功能,而 NTT在中国落地的管理服务能以多云方式实现成本管理功能,支持的公有云包含 亚马逊 AWS国内版、微软Azure 国内版、阿里云国内版、亚马逊 AWS国际版、微软Azure 国际版、阿里云国际版等,甚至出海客户会使用的谷歌云平台(GCP)都可以透过此系统进行多云一致性、更综合的方法并对成本管理进行强化,并且可以在系统中轻易攻克以下的挑战:
云产品的不断变化
每年云供应商都会宣布许多新的云服务、功能、实例类型和降价,有时甚至是新的定价模式。企业很难跟上这一步伐并了解每个云服务对其费用的影响。
复杂的资源收费
云提供商使用的计费模式和定价结构有数千种选择和组合。了解所有这些组合并学习如何选择每个用例的最佳定价方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云账单信息过于庞杂
即使是在消费较低的情况下,系统发出的账单也可以很容易地达到数千个项目。这种粒度使成本归属变得复杂,而成本归属与向各部门收费则紧密相关。
云费用支出的不确定性
在没有费用监督的情况下,随意访问云控制台和API,可能会导致 资源扩张,从而导致意外超支。
过多的替代架构
同样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架构、服务和组件来构建,这可能导致不同的成本。
云平台计费与服务体系彼此独立
亚马逊 AWS、谷歌云平台(GCP)和微软Azure等主要云平台没有提供共通的标准化计费模式、计费格式、API或服务,然而企业财务的要求是统一标准化。
那么今天NTT云费用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哪些功能呢?
直观的多云统一费用展示
当月发生的费用以及预期的费用趋势、Top10订阅、服务的费用占比以及费用异常警告与优化建议提示。
多维度的费用支出报表功能
按照客户需求从云供应商、订阅、服务、标签、产品多维度生成所需要的报表,既能用户间分享,也能保存实现进一步深入分析。
云费用账单重新分配
通过给资源分配不同的标签,实现根据用户的组织结构而非供应商资源结构对费用支出进行费用归类,对费用进行内部加价管理来分担人员成本或分拆,并为不同用户提供费用支出的单独“视图”。
云费用支出跟踪及异常警告
根据资源的成本预算设定费用跟踪阈值,每周通过邮件发送资源费用相对于预算的支出趋势,使用户及时掌握预算使用情况,避免云支出的失控。
提供云费用支出优化建议
通过正确调整服务类型和规模,增加系统弹性,调整云商的计费模式,结合费用监控与跟踪,以最低成本满足容量或性能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云费用支出。
通过使用NTT云费用管理平台,用户可以轻松掌握多个云平台的费用支出。费用的可视性使用户更了解组织内部谁在为哪些项目花钱,为业务的云架构需求提供可预测性,有助于用户通过自动扩展与负载均衡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仔细规划资源配置,保证业务性能稳定,确保不浪费资源,从而降低费用支出,达到切实的财务效益。
NTT Ltd.岱凯
作为全球排名前五的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团队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八成的《财富》世界100强企业及全球数以千计的客户和社区提供服务。
在不断变化的数字环境中,NTT Ltd.岱凯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帮助企业客户加快增长并创新商业模式。服务涵盖网络安全、应用程序、工作场所、云端、数据中心和网络等范畴的数字业务咨询、技术和托管服务。即使身处世界各地,都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创建安全高效的业务成果。